先制导师说 | 陈文玲:中美关系恶化是世界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 |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总裁五班(陈文玲高级研究班)特聘导师

来源 | 明报


近期中美两国互动增多,但美国联合盟友遏制中国的计划、倡议等亦层出不穷。早前G7(七国集团)峰会提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项目,意在抗衡和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北约马德里峰会通过「战略概念文件」,声称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北约将共同应对。

美国忽略的重要事实是,两国关系走向恶化,对两国及世界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而中美若能智慧、理智、快速缓和敌对关系,对世界和平安全及发展繁荣都有重要意义。



中美关系走向恶化是不能承受之痛

中美建交几十年,两国经济已深度交织和相互嵌套,形成紧密联系。目前就单一国家来说,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达到7500多亿美元,在华美资企业已达7万家之多,年销售额达8000多亿美元,美企需要中国的产业配套能力、超大规模市场和丰裕人力资本。

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发布的《2022年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约60%美国在华企业2021年在中国实现盈利,近三分之二的公司把中国列为世界第一或前3名投资目的地。

美国和中国生活在共同的星球上,都是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也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同一个受限的生物圈中,其中任何一国都具备毁灭对方、毁灭世界的力量。

我赞同美国学者Graham Allison的观点,处理中美关系的底线是无论竞争多么激烈、敌意如何发酵,但最终结局是扼杀对方就等于杀死自己。

其中一国想要实现自身国家利益,哪怕迫不得已都要向对方寻求共存之道。这就是中美关系面对的现状,也决定了中美竞争关系决不能走向冷战。冷战是一道经济「铁幕」,也是一道推动世界走向分裂的「铁幕」。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美中若能缓和敌对关系,对整体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性。美中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有一些互相踩脚是正常的;但如果把任何全球冲突都跟中美联系起来,那将是很危险。若中美走向对抗,将比一战、二战给人类带来更严重的灾难。



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不愿意选边站队

美国总统拜登把中国视作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国务卿布林肯说中国是最严重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

在此认知下,无论是印太经济框架、四方机制、美英澳AUKUS机制,还是民主价值观联盟和怂恿北约对华发出挑战等,这一系列动作都是逼迫一些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企图在具有全球性内在联系与相互支撑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去中国化。

但从特朗普时期中美贸易战到现在拜登政府一系列围堵中国政策,除了个别国家,绝大多数国家都表示了非常明确的共同倾向,即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最典型的代表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他多次表示若大国之间的矛盾导致世界局势不确定或不稳定,小国愈是被迫选边站,这种局面愈令人担忧。

这代表了一种全球趋势,即在大国竞争博弈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这些不选边站队的大多数国家形成了中间和制衡力量,难以形成冷战时期的两个阵营、两大体系。

大国之间打新冷战已失去了原有的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基础,整个世界在二战后的77年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全球经济结构。

经济全球化近来虽遭遇「逆流」,但仍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可能把中国完全排除在世界之外;或者说排除中国的世界不论在哪个方面,都是不完整、不会取得成功。



中美关系是影响世界格局最大变量

美国与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GDP(本地生产总值)占全球40%,制造业产值占40%;作为世界货币,两国总计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篮子储备货币特别提款权(SDR)比重为全球的55.66%。

美国现在仍是世界经济、科技、网络、军事强国,倘美国能妥善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同时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其国内矛盾和问题,美国的强国周期将会延续。可惜的是,美国正坚定不移走在相反道路上。

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在办好自己国家事情的同时,以和平发展方式、更宽广胸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展现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霸权国家的发展路径,理应得到各国特别是美国的理解和支持,但却被霸权国家怀疑、恫吓、遏制。美国把中国视为最大——或愈来愈聚焦的——战略竞争对手,步步紧逼。

拜登政府不仅继承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政治负资产,且迅速延伸到科技、供应链、意识形态等,更深度地干预中国内政,力图挑起中国内部裂隙,挑起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矛盾冲突。

美国重构全球盟友体系,重构基于意识形态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出印太经济框架,矛头都直指中国。

美国正在推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经济割裂,一旦变为现实,必然撕裂高度关联的整个世界。

若世界形成两套体系、阵营,不仅中美会两败俱伤,而且相当于毁掉全球二战后70多年形成的格局,经济全球化将因为两个大国对抗对峙而最终遭肢解。

中美都是伟大的国家,两国在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都是对方难以撼动、替代和战胜的。双方合作产生的结果是「乘数效应」;若对抗,结果则必然是「除数效应」。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已超过了双边意义,具全球性的溢出效应。中美关系的处理与走势,对世界格局演化是最大的变量。

假如美国非要继续沿着错误道路,逼迫盟友和其他国家选边,同时用尽一切办法挑战底线、刺激中国,甚至不惜引发战争,结果将不仅是简单地再现「西贡时刻」、「阿富汗时刻」。美国可以决定以什么方式开始,但却决定不了以什么方式、在何时结束。这或将成为美国真正走向自我毁灭的最危险选择。

中国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没有错;中国为本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民服务,使人民脱离贫困的道路没有错;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为更多国家寻求和创造发展机遇没有错。

中国在修路架桥,推动世界互联互通,推动各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而美国筑墙画圈,挑动战争,打击或摧毁一个又一个与其利益有冲突的国家。天下「苦美」久矣!美国应改弦更张,重新认识一个和平崛起并在全球有愈来愈大正向溢出效应的中国;认识到摧毁一个有几千年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国家,是美国和任何国家不可能实现的单向意愿;认识美国与一个具包容性和博大胸怀的中国处理好关系,对两国及世界的重大作用。

美国应在全球带个好头,引导人民重新认识、善意对待中国,将会得到中国更多理解、尊重与反馈,美国亦将从中美合作获得更大收益。希望美国有正确和明智的战略,延缓美国走向衰退的进程,使其重新成为受人尊敬的伟大国家。两国应珍视中美建交后数十年的经济联系与民间往来,共同建设更和平美好的世界。


先进制造商学院官网

学员秀 | 芯视元电致发光量子点硅基微显示屏成功点亮

芯视元Micro QLED产品采用FHD硅基背板,分辨率达到了5648 PPI,是全球首个电致发光硅基量子点产品。该产品由东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扑浪量子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芯视元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预计将在2022年4月底正式发布。

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自发光技术,因其发光效率高、调谐精度高、光发射峰窄等优势,可实现高饱和以及广色域的显示需求。QLED与传统OLED、LED等自发光器件相比,具有更高的色域(120%NTSC)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又因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彩色化,可实现超高分辨率显示,是下一代彩色高分辨率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

硅基量子点微显示屏作为下一代微显示技术,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宽色域、高色饱和度、低功耗和高亮度等优越的显示性能,未来在元宇宙可穿戴设备中必将大放光彩。

在先进制造领袖人才计划-总裁深修项目课程中,何军同学与童国华老师现场交流互动留影

/ 关于芯视元 /

南京芯视元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显示芯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坐落于“芯片之城”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地带。公司产品主要有硅基LCoS微显示芯片、硅基OLED微显示芯片、硅基Micro LED微显示芯片、空间光调制器。产品广泛应用于AR/VR/MR眼镜、车载HUD、头戴显示器、光通讯、光计算、3D打印等新兴领域。

以芯逞强,以屏为王,芯屏契合,创造辉煌!



先进制造商学院官网

先进制造业企业家系列活动在北京怀柔开幕!

2024年5月1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主办,先进制造商学院、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先进制造业分会、先进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市长城伟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家系列活动在北京怀柔举行。活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释放产业新动能”为主题,主论坛包括开幕仪式、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企业家专访四个阶段,旨在企业家精神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与绿色理念,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11日上午,2024先进制造业企业家系列活动在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开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何文波;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刘明忠;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季学伟;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原总经理贾宝军;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童国华;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原巡视员辛仁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中小企业司副司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智库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建翔;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出版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电子工业出版社原总编辑刘九如;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副社长徐静;鸿之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荣根;先进制造商学院执行院长姜延宾等领导嘉宾出席了系列活动。来自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的国家部委和地方领导,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企业家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系列活动由王建翔主持。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季学伟同志为系列活动开幕致辞。

何文波做了《安于本质,真如钢铁,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主题演讲。他表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不易,但别无选择。在千变万化中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值得坚持和坚守,只研究形势,不研究规律是不够的。何文波还结合创新实践与管理经验,为学员剖析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并以钢铁为例,阐述了钢铁强国三大特征“影响力、自主性、贡献度”的价值和意义。“达到世界一流和成为世界一流是不一样的,达到意味着被动和追赶,成为则意味着主动和创造。当一流由你定义,你本身就是世界水平。”

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冲击?何文波为总裁班学员送上了“三把剑”,分别是针对降本增效的“成本六面体”、针对产销管理的“三定三不要”、针对产品、服务和品牌的“提升附加值”,并与学员分享了他对企业经营者“过日子、谋发展、求变革”三件事的理解和认识,“三化”是谋发展,而“三把剑”是过日子的最低配置。

刘明忠进行《突出新思想引领、提高核心竞争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主题演讲。他认为,当前先进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关键主体,在实现新兴工业化这条强国之路上,需要擎起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使命担当,应当关注5方面的问题:抓好科技创新是第一要务,优化产业格局是关键路径,推动机制变革是必由之路,促进数字融合是重要抓手,深化人才培养是核心要素。他还倡议,期待与各位企业家一道,共同研究探索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子,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

曹荣根作为学员企业代表,聚焦鸿之微长期深耕的材料研发事业,进行《材料研发革新和契机》为主题的主题分享。

童国华作《数字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主题演讲。他认为,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要改变认知逻辑、战略逻辑、管理逻辑。先进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高端转型的关键动能、融通发展的核心载体、绿色低碳的先行领域、开放发展的重要桥梁。先进制造业能够塑造行业未来,而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制造业提质增效。童国华还概括介绍新一代工业互联网、AI、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内涵及其与制造业的融合状况,结合实际案例,梳理其赋能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7条具体路径。

贾宝军着眼企业增长困境,带来《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制造业品质管理》,梳理不同时期品质管理的方法路径,从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研讨和展望智能质量管理,并给出提升品质管理能力的建议。从军事领域、航空工业到智慧城市,从宝钢实践、万华化工等传统制造,到半导体、机器学习、工业互联网等先进制造,贾宝军老师还向学员呈现了多赛道的优秀品质管理实践案例,还从智能质量管理的技术维度、价值维度、活动维度,以及ESG维度依次剖析,帮助学员搭建适合自己的品质管理体系,为企业提质增效。

先进制造业企业家案例丛书——《推动中国制造业创新变革的企业家》丛书在本次开幕式中隆重发布。先进制造业首席研究专家、丛书编写组组长刘九如,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徐静,学术出版分社社长董亚峰,总裁4班班主任辛仁周,总裁6班执行导师贾宝军,先进制造商学院执行院长姜延宾等丛书主创人员及在场领导为样书揭幕。

先进制造商学院将牵头成立独具商学院特色的校友会—“制友荟”,组织先进制造总裁深修班的优秀校友建立各地方、各产业链的互联互助载体,共同打造一个蕴涵“制造、智能、志同、挚友”的群英荟萃共谋发展的校友团体。先进制造商学院运营中心主任刘晶晶宣布了“制友荟”成立的相关事宜。

企业家圆桌会议亦同期顺利进行。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公司董事长钱晓春,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公司董事、总经理王进军,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占卓,长春三友汽车部件制造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白大成,深圳市鲲鹏一创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再宏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话题展开探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政策组副组长刘九如主持了圆桌对话。

下午,参加先进制造业系列活动的领导嘉宾与总裁班学员又先后对怀柔科学城两家科创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材料基因组平台、中国机械研究总院怀柔科技创新基地进行调研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