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制专家说 | 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变局挑战 抢抓机遇加快创新发展?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贾宝军在“尚贤”专项行动—先进制造总裁深修班,围绕《积极应对全球变局挑战 抢抓机遇加快企业创新发展》主题与企业家学员展开深入交流。

本篇文章为课堂部分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商用。

01

全球变局下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及疫情形势的不稳因素增多,对企业家经营带来很多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企业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 形势变化一,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周边外交方面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基本方针,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从“互利”转向“惠及”,政策目标由“维持周边稳定和密切经济合作”提升为“建设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外交全局方面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国际市场开拓机遇。

  • 形势变化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企业来说都有消极影响,其中对美国企业影响更大。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美国贸易逆差显著,美方为降低中美贸易逆差对华采取加征关税和制裁,但从事实来看该项举措对中美双方企业的影响都是消极的,因此中方也在积极与美方沟通协调,并认为合作共赢应该是中美关系的主基调。

在贸易摩擦中,中方加强自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引导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贸易谈判,维护自由贸易,实现中国工业化进程又好又快发展。

  • 形势变化三,新冠疫情正在使全球经济受到重大挑战。

由于2022年上半年的新冠疫情多点爆发,对中国服务业影响严重,上半年第三产业经济呈现负增长,中国两大经济中心,上海和深圳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各国均受疫情严重影响,美国一季度GDP下跌1.4%,二季度经济将有所增长但也并不乐观,而美国对此的解释是贸易逆差扩大拖累了GDP的增长;日本经济连续两月出现下滑,进入名义上的经济衰退期;而英国一季度GDP增长8.7%,根据高盛预测二、三、四季度GDP将有所下滑。

为应对新冠疫情的持续性影响,我国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来应对两难多难问题,既稳增长又防通胀,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疫情之后,各国针对生态安全及生态平衡、生态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势必会极大加强,这将促进生态友好型产品的发展,届时企业将有可能因为不符合政府出台的生态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政策而被迫关闭、转产。

部分国家之间,比如中美,将因为疫情而加剧彼此的政治与经济冲突,加剧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中国企业的出口贸易及海外市场,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海外经营战略及投资扩张战略,通过创新推动发展。

  • 形势变化四,俄乌战争使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前景变得暗淡,多边贸易体系受到挑战,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亚洲将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

俄乌冲突的变化导致多边贸易体系继续受到冲击。

西方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遇,这一举动揭示了背弃多边贸易主义的趋向,从而危及世贸组织赖于生存的根基,致使多边贸易体系的基本规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贸易规则将更多地让位于地缘政治,世贸组织将承受更大的逆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美国和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的企图只能助推俄罗斯经济全面东进,那么亚洲作为全球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地区的地位将更加巩固,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将推动金砖国家组织和上合组织加大经贸合作。

美国等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央行资产,禁止对俄出口重要原材料、钢铁、飞机零部件及通讯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对俄飞机关闭领空,禁止本国企业在俄投资,将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和美元经济脱钩,全球经济去美元化的趋势有望加强。

02

创新理论及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的概念是由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即企业家进行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所谓的“经济发展”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因此突破“卡脖子”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及各级政府针对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企业一定要吃透政策文件,融入到企业战略决策中。

对于企业来说,要以创新战略为导向促进管理提升,把握好战略方向,确定好舍取问题,注重全局,确定好战略竞争重心。

03

宝武创新发展之路

宝武集团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中承担了各个阶段的历史使命。

从建国初期的自力更生研制不锈钢,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现在的自主创新,一步步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撑起中国现代化脊梁。

新形势下,宝武集团一是致力于由开放自主集成创新转变为自主开放引领创新,积极响应碳中和绿色革命、智能化数字化革命,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的交叉融合加速推进绿色化、数智化发展进程;

二是致力于建立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体系,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全球化的协同创新基地,实施五大工程,即绿色低碳创新引领工程、数智化创新引领工程、先进材料创新引领工程、综合材料解决方案创新引领工程及使命担当工程,加快宝武技术创新体系迭代升级,打造各工序智能化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制造管理和柔性制造,关注工业机器人应用,推出“保罗”员工上岗,通过机器人替代人,把员工从恶劣的环境,特别是危险岗位上解放出来。

全球变局给企业所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如何应对挑战,应以“国之大者” 之胸怀谋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同时中国企业的企业管理水平已有很大的提升,以创新推动发展已摆在了重要位置,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化时代为创新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如何把握住机遇?技术创新是核心是根本,注重实用,把控风险。

原创:贾宝军

编辑:康子滢

转载请注明来源:先进制造商学院


先进制造商学院官网

东营市工信局副局长王新生一行来访我院

6月24日下午,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新生、东营市企业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孙玉林、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中心副主任刘炳骅、山东兆鑫石油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博文一行来访。

先进制造商学院执行院长姜延宾、副院长吴爽、项目部主任刘盈,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志愿服务专家、先进制造商学院研究室主任吕勤晓热情接待。

姜院长首先介绍了先进制造商学院的成立背景、平台性能以及近几年开展的智库研究、商学教育、产地对接等工作情况。姜院长强调,服务政府落地政策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商学院组建了一支汇聚学者型领导、两院院士、央企董事长、链主企业家的专家顾问团队,积极探索“地企共赢”合作模式。一方面,帮助地方政府对当地企业进行诊断把脉,制定可落地的发展方案,共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地方政府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招商引资活动,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机遇、撬动新增长。

王新生副局长表示,此前和先进制造商学院在政策宣贯、企业培训方面的合作,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东营市中小企业梯度发展。此次来访是为了和先进制造商学院探讨进一步的合作,就如何提升现有企业发展水平,吸引外地企业入驻等问题进行交流。

我们也邀请并欢迎各地方政府到先进制造商学院考察交流、探讨发展与合作,共同为行业进步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