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制启示录 | 探索工业设计中国方案
一、全球工业设计发展概述
(一)定义及内容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简称ID,是基于工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的领域。根据国际设计协会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工业设计不仅关注产品的外观美感,还考虑实用性、人机工程学、材料、结构和表面处理等方面,旨在创造更好的产品,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需求。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这些活动与其它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命和价值。工业设计更是一种产品与人沟通的语言,是工业产品和人之间的重要纽带,是用户体验的决定性组成部分。它致力于将创新、技术、商业和消费者需求融合,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工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四类:一是产品设计,专注于产品的外观、功能和性能,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等。二是环境设计,关注的是空间、场所和环境的规划和布局,包括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展示陈列设计等。三是传播设计,旨在有效传达信息和吸引目标受众,包括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四是设计管理,确保设计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涉及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创新流程等。
(二)全球发展情况
工业设计在18世纪60年代孕育于英国,20世纪20年代诞生于德国,20世纪30年代成长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设计在不同国家逐渐发展壮大。以宝马、奔驰、苹果、索尼、三星为代表的世界知名企业及其主要产品是工业设计的典范。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将工业设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予以重点扶持,都将其视其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设立国家元首工业顾问、全国性工业设计委员会和政府工业设计专职部门;荷兰、芬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为此制定设计振兴政策,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部分国家工业设计政策见表1。
表1 部分国家工业设计政策
工业设计是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之一,除政策支持外,各国还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推动工业设计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可以占到总产值的5%到15%,高的甚至可占到30%,而中国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几乎不到1%。
(三)主要国家发展措施
1.英国
英国是政府支持设计产业发展的典范。在工业设计史上,英国最先制定了国家设计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并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英国主张国家和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品设计。
英国政府设立设计委员会,其运作经费全部由政府提供。这个半独立性机构负责相关设计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建议、执行和监督。
此外,地方政府积极与设计机构开展合作,成立了许多专业型组织,向企业开放。这些工业设计行业支持机构对工业设计企业在创业、融资、经营、人员培训等环节进行指导。
2.德国
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者和奠基者,其工业设计的发展路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被全球视为科学型发展模式的典范。20世纪初,当其他国家仍沉浸在对手工艺的怀旧情绪中时,德国已经明智地接纳了工业化生产的现实,创造出适应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现代设计形式。
此外,德国是最早开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国家之一。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全球首个专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设立的学院,尽管该学院最终被纳粹政府关闭,但其创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却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的模板。
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一直是德国设计所坚持的原则,即使面临商业压力也未曾放弃,这使得德国设计始终沿着科学性的设计发展道路前进。尽管德国的工业革命晚于其欧洲邻国,但它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抓住了战略机遇,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使其在一战前就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至今,“德国制造”仍然是世界的典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德国对制造业研发、设计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以及其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双轨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德国的研发经费约占GDP的3%,在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
3.美国
美国工业设计是市场竞争机制下的产物,其快速发展的背景是经济大危机。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形式从追随功能转变为追随市场。在市场环境下,通过研究客户需求并设计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美国设计产业的政府引导、社会推广和教育活动等也都与市场紧密结合。
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市场推动的背景下,美国更加重视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例如,版权保护帮助制造商保护他们的产品设计,而专利保护则帮助制造商保护他们的工业品外观设计。这些都是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重要举措。这种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无疑为美国的工业设计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也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4.日本
日本工业设计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限制仿造和鼓励创新的设计政策,并提出了“推动设计,振兴经济”的政策方针。
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工业设计发展方向。一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包括提升设计研发技术、高阶段设计企划、品牌构筑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二是构建设计环境,包括支持优良设计和创意产品,以及完善专利所有权保护等。三是扶持企业发展,包括扩大设计运用领域,提升中小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等。四是加强国际设计交流,主要关注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设计产业交流。
此外,日本政府还提出构建工业设计推进体系的计划,包括成立日本工业设计振兴会、日本设计公司联盟、日本国际设计交流协会和地方工业设计中心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推动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提升日本在全球设计领域的竞争力。
5.韩国
韩国政府将工业设计的发展视为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韩国的创意设计产业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韩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一是设立韩国设计振兴院,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设计促进工作,该机构先后发布了工业设计促进五年计划,以指导韩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二是建立资源协作平台,包括韩国设计中心、韩国设计体验中心等,为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建立产业聚集区,以地方设计中心为核心,建立设计产业聚集区,并将地方设计中心打造成公众参观的核心场所,以此宣传本地的设计文化。
韩国十分重视营造社会设计氛围,并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开展早期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设计思维。二是培养设计人才,韩国设计振兴院推出了包括青少年、在校大学生、设计师和设计教师在内的一整套设计培训促进计划,以支持培养新一代设计领导者。三是创立设计奖项,由韩国产业资源部资助,韩国设计振兴院主办,借此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四是通过举办各类设计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二、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概述
(一)发展历程
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导入阶段
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急需外汇以推动经济建设,然而由于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我们只能通过交换土特产来获取外汇。为了提升土特产的价值,中国在50年代末成立了包装总局,标志着中国设计从包装平面设计开始。
1963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工业设计机构——中国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开始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然而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国家主要生产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基本需求的产品,并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导致那时的工业产品几乎没有设计可言。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工业制造企业完成了一次技术设备升级改造,以适应提升产品品质的需求。同时,组织技术攻关,克服了一大批产品制造中的难点,也发现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产品与当时人民的生活要求已产生很大差距。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经济,“解放牌CA10”型载重货车、中国第一辆有正式型号的“红旗牌CA770”型轿车、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一系列对国家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工业产品相继问世,这也带动了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工业设计理念和技术,并开始培养大批优秀的工业设计师。这一时期的前期设计风格充满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轻工业产品备受青睐。例如,由光明瓷厂等十大瓷厂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回了大量的外汇。
2.推广阶段
20世纪80年代,“职业设计师”在中国出现了,并开始逐渐取代工艺美术师,成为工业设计领域的主导力量。设计公司和设计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工业设计的主力军。然而,这一阶段的工作模式主要是以短期项目为主,以技巧型的效果图和建模渲染图为主要成果,采取快速、灵活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模式正好满足了改革开放初期,注重销售量和市场开拓的加工企业的需求。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设计仍然处于“工业美术”阶段,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包装、美化、装饰和奢侈品设计;或者说,设计开始进入商品经济初期,在广告、时尚等领域,将品牌降维作为促销手段。这个阶段普遍关注的是“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认证”、“工业设计机构资质认证”、“工业设计竞赛”、“示范基地”以及“设计服务人才从业能力培训及资格认定”等的实施,以期望我国这支庞大的设计生力军能够尽快与国际设计水平并驾齐驱。
3.结构化阶段
21世纪初前后,企业发展的转型需求开始引领工业设计的发展,制造业逐渐成为工业设计的主战场。企业的需求引导设计公司从单纯“输血式”服务,转型为深入企业、行业的发展,工业设计以捆绑式的合作方式,与企业协同构筑“阵地战”,从用户需求研究入手,深入了解制造技术和工艺,并结合市场机制,共同研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设计,从打造产品品牌开始,逐步理解行业品牌战略。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但由于社会对工业设计的偏见,企业仍关注产品的外观美化。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这一要求的实施对部分制造业企业产生了导向性影响,推动这些企业从以往的“销售驱动”和“技术驱动”模式转变为“设计参与企业的全流程管”,设计评价开始与市场部、技术部对话。国内的工业设计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工信部连续多年开展“工业设计领军人才培训”工作,为中国工业设计培养了大批青年骨干人才。在此期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连续主办了三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并首次提出了“设计产业”的概念,得到与会国家的积极响应。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和“设立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旨在研究制定我国区域、行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战略,强调设计基础研究要重视“人的潜在需求”,提出的技术“性能参数”要适应需求的“功能参数”,以推进技术的创新、转移、迭代和社会进步,从而定义消费、引领需求、创造市场。
连续三次将工业设计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在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等方面,工业设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们的消费升级急需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新时代美好的生活方式,同样需要以具有先导作用的工业设计思维为指引。同时,未来的产业结构必须适应个性化、定制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型升级需求。这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普遍的要求。
4.国家战略化阶段
2010年前后,我国工业设计开始以生态、社会为基础,强调绿色、服务、分享的产业链创新的基础研究。工业设计需要一种社会化、循环性的产业结构机制。工业设计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成长,它在社会化大分工、大生产机制下,对资金、资源、市场、技术、环境、价值、社会结构、文化和人类理想进行协调与修正,也逐渐成为能够整合、集成极具潜力新产业的机制和社会化平台。
2021年,“工业设计”第四次写入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提出产业转型发展“聚焦提高产业创新力,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标志着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步入高速发展期。
当今时代,企业的新陈代谢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快,产品的更新迭代飞速发展,设计的思路也被无限打开。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创新层次,工业设计首先打破“小而全”的纵向产品制造链体系,而提倡“隐形冠军”,着力于跨界的分工合作,将产业链社会化,以推动产业创新与社会创新。工业设计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整合性系统设计思维以及协同创新的方式服务于人类社会。
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导工业设计的产业创新及其衍生和发展,社会创新已经超越了创造新物种的阶段。以政产学研商为主力军的“大资本、大设计、大孵化”的服务型社会产业链,将形成“研究、设计、开发、营销、服务”一体化的新型跨界设计产业链机制。近年来,国内的各种“园区”和“设计城”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服务经济,成为孕育新产业的设计平台,具备了创新性的产业结构,并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赋予了“社会设计”的概念。在这一阶段萌发的新产业将是设计的“主战场”。
人口老龄化,资源、能源与环境污染,新材料、新技术、生物工程、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出的挑战,将促使“分享式服务型社会设计”的“中国方案”在全球化视角下和国家战略指导下的“设计战略化”阶段诞生。这个阶段的设计目标不仅仅是人类感觉器官能感知的“物”即产品,而是应将技术、工具等实实在在地服务于衣、食、住、行、用、交流等人类永恒的“初心”。这个以“工业设计国家战略”为中心的阶段正在悄悄地显现于中国社会之中。
现阶段,工业设计不只是创造“交换价值”,而是创造用户的精神体验价值;工业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技能,而且是一种创新模式,是跨界创新、集成创新、引领性创新,要逐渐实现产品设计的“分享型服务设计”。设计创新就是一种突破性的系统创新,也是“社会创新”的必由之路。
(二)发展现状
截至2023年,中国拥有完整工业设计研发部门的企业和专业工业设计公司近14000家,全国已建成专业化工业设计产业园区超过60家,将工业设计作为主营业务的文化创意类和制造服务类产业园区超过1200家;就业规模和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持续扩大,全国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已超过60万人,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全国工业设计相关赛事奖项已有百余项,工业设计专利注册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目前,工业设计已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空间分布。同时,中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因其具备制造业基础,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也呈现一定规模。未来这一格局将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三)面临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迅速,但是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1.区域与行业发展不平衡
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工业设计的优势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省市,高端设计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一些中西部地区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工业设计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这些企业在当地无法获得高水平的工业设计服务,并且主动寻求发达地区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的意识又相对较弱。
从行业角度来看,我国主要工业设计类型集中在家用电器、日用消费品和电子信息产品等偏重外观和功能设计的领域。而在一些技术研发与工艺设计密切结合的领域,如工业成套设备、汽车、新材料等,则缺乏足够的设计力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产品创新。
2.服务水平与需求不匹配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工业设计业务规模与其制造业的总产值并不成比例,对制造业的附加值贡献相对较低。工业设计的整体竞争力较弱,有时甚至阻碍了我国制造业进入高附加值环节和高附加值细分产业。
我国的工业设计服务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产业缺乏跨行业和跨领域的合作,还未能形成专业化、市场化和跨地区服务的工业设计龙头企业。我国现有的工业设计服务机构的成立时间普遍较短,58.3%的工业设计中心成立时间仅为4~10年,只有5.6%的工业设计中心的成立时间超过20年。因此,当前我国工业设计服务水平还难以满足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3.高精尖设计人才短缺
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优秀设计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的设计人才。目前,整个工业设计行业仍然缺乏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甚至达到国际知名度的大师级人才。在国际设计杂志Walpaper评选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设计大师中,中国大陆地区仅有2人入选。可以看出,我国工业设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这将阻碍我国工业设计行业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步伐。
4.缺乏突破性创新
我国工业设计还基本处在加工制造阶段,缺乏从0到1的跨越式创新,无法创造出颠覆性产品。大部分中国企业的运作模式仍然依赖于“引进”后的生产加工体系,许多所谓的设计只是对引进的外国原理和技术的模仿和改良,主要集中在“外观造型”的美化上,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在国内工业设计行业中,很多设计师缺乏创新意识和设计思维,拿到涉及项目往往只是简单地复制和模仿,追求经济和速度上的高效,设计方案缺乏独到主见和个性特征,所设计出的产品千篇一律,没有差异性。
(四)现存问题背后的原因
1.我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
我国工业设计比西方国家发展起步晚,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重工业,因此,工业设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才逐渐被认识到。
由于起步晚,中国的工业设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相对落后。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的工业设计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在实践方面,由于经验不足,很多企业的设计能力较弱,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品质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另外,发展起步晚也导致了我国的工业设计尚未积攒足够的实力来实现区域和行业的大面积覆盖。
2.设计理念被“商业文明”扭曲
以功利为导向的西方“商业文明”过分强调推销、追求利润和占有资源,使得工业设计的目标从“创造人类公平地生存”的客观本质偏离,转向了商业利益。工业设计的核心理念被曲解为“造型”“美化”“时尚”等。此外,广告、包装等视觉手段被用于鼓吹各种消费模式,创造了所谓的“眼球经济”和“节假日商机”等销售现象,但这些消费狂欢背后的产品设计并不一定满足社会对设计的真正需求。为了刺激消费、追求利润,商家往往会忽视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使设计成为商业的附庸,导致所有具有创新性的设计都被利润扭曲。
受“商业文明”影响,当前我国设计目前仍然偏经济效益、轻基础研究,被利润左右。作为一级学科,设计学的理论体系和结构层次不够清晰,许多方面仍跟在西方理论后面亦步亦趋。在设计上普遍存在的“实用主义”,弱化了该学科顶层战略的建树。而某些属于大生产机制的“产业设计”的创新,被“酷”“炫”的“爆品”所需的“技巧、噱头”的生产意识所束缚。一味地跟随市场、追求高效益,通过引进再改良等方式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导致我国工业设计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3.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尽管中国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学院,但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以学科条线为框架、以基础理论为主体。而工业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学科交叉应用领域,我国的设计教育培养体系在跨学科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实践应用培养方面一直是薄弱环节。人才培养的不足导致了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后继无力。
4.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企业在设计创新方面缺乏信心,认为很容易被抄袭,没有保护的必要,因此也不愿意投入资源和精力去进行设计创新,这会对我国工业设计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在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设计,特别是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量大,产品的利润空间有限,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申诉周期长,成本相对较高,这使得优秀的设计难以转化为相应的利润,从而削弱了企业投入“精品设计”的动力。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仿造,一些企业只能缩短设计周期,加快产品换代的速度,这使得他们无法充分挖掘设计的潜力。
三、工业设计的中国方案思考
(一)中国工业设计的要点
1.把握设计本质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前人类劳动的成果仅为权贵阶层所享有,然而工业革命首次在“资源分配”的机制上打破了这种垄断,让更广泛的人群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工业设计在大生产的工业革命中诞生,其初衷就是解决“小生产方式”不适应“大生产方式”的问题,从而催生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在这样的生产关系下,工业设计更强调实用经济,旨在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用、交流的需求,而非强调个人享受。
工业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不仅关注当下的问题,还致力于提出未来的愿景。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包括制造、流通、使用、回收的循环。其中,制造、流通并非目的,使用看似是目的,但如果不能实现回收再循环利用,那么人类社会将无法持续发展。因此,设计应从解决“问题”的本质出发,而非从“造物”出发,工业设计要解决的是这个社会循环的本质问题,从而创造人类未来。
创造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途径不仅在于发明新技术、新工具,更重要的是善用新技术、新工具,改变人类视野和能力维度,调整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开发我们的理想,提出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工业设计涉及多个学科,包括理科、工科、文科和艺术,这四个学科共同构成人类进步的支柱。工业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整合了上述因素,旨在创造人类更健康、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它不仅仅关注人类感官能感知的产品,更关注人类生存的真正需求——衣、食、住、行、用、交流。它能激发人类可持续创新的动力,不断朝着人类健康、合理、公平、共享的社会,创造人类更辉煌的未来。
2.坚持系统观念
6月14日,柳冠中老师为先进制造商学院总裁班同学授课
设计学不仅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涉及“事理学”“认识论”的科学。设计事理学,这一由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冠中先生提出的理论,源于他对中国哲学中“道”的理解,并从中引申出了一种独特的中国设计方法论。其核心思想在于将思维方式从关注“物”转变为关注“事”。设计事理学引导我们以系统的视角看待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语境”,即“外因”(包括社会组织意义上的“人”、时代、环境、条件等),从而能够系统地、比较地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三个层次和过程中不断升华:感官观察、感觉现象,在头脑中再现客观;在头脑中比较、回忆、分析现象,并在积淀中融会贯通后理解,归纳出规律,这是格物致知的阶段;面对所处的现实状况,在肢体的条件反射中同时搜索大脑中储存的以往的经验,做出反应以“应对”;当这个“应对”达不到主观意愿时,有时就会“弯道”乃至“换道”探索。这个“创意”就是人类精神变物质的反作用——“再格式化”地改造客观世界。
“事”是在某一特定时空下,人与人、人与物或作为特定的社会人与社会意义下的环境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中有一定的“意义”生成,而物和社会发生了状态的“变化”。设计事理学提倡“实事求是”。设计首先要探索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抽象的本质需求。设计是在讲述故事,在编辑一幕一幕的生活剧。“物”只是故事之中的“道具”,采用这些“道具”是为了让故事更顺畅,更有趣,更合理,更有意义。
“时间流”与“空间场”是事与物存在的两个维度,是“事”发生的背景。人与物对应着“事”结构内的主语或宾语,施动与受动,信息发出与信息接收。“物”是人精神的投射,但“物”反过来也影响着人。
设计是知识结构的创新。跨学科知识体系在设计上融会贯通,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纳入设计科学的视野范围之内。
事理学方法论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特点基础上,更是继承了中华文化精神——师法造化、物竞天择、适可而止和“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等哲理,进而提出了事理学方法论体系。
设计事理学理论与方法是将设计艺术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它纠正了被客观“工具”约束了的创新思维逻辑。这是对人类意志即对设计本质的表达。设计是人类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的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人类已创造的文明历史之观念、机制、现象的认识、理解和继承,离不开对彼时彼地的“事”的研究。因此,设计人类当今和未来的“新物种”,必须研究挖掘人类真正的需求和了解实现这种需求的限制条件,而这必然要对设计的本源、本质、方法,设计对象与自然、社会、人的关系,以及实现的方法、手段等作统一协调。设计事理学主张,研究设计“事”是设计“物”的依据,基于这个平台上的学科观念、内容和方法,能够培养出具有原创性、整合知识和资源的结构系统的综合型、研究型、实践型设计艺术人才。
3.关注底层逻辑
艺术作品在公共环境中的存在超越了其美学价值,成为社会合理性的体现。艺术作品放在美术馆里,就是要被欣赏的,而放在使用环境里,则要关注参与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目的、环境中人的行为、以作品与环境之“物境”,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理念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情境”,来影响、引导人们的动作、行为的改变,使其沉淀为意义和价值,升华为“意境”。
设计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或艺术,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过程,涵盖了形象和逻辑思维,二者并无先后之分。其思维逻辑正是印证、运用了人类思考的规律,矫正了传统的“功能决定形式”或“形式决定功能”的割裂“事物”本质的机械唯物论僵化的思维方式。
设计是应用科学知识创造未来的过程,是关于“可能性”和“如何”的知识。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才是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只有将物质的本质抽象出来才有可能与抽象的精神相加。设计师应该少用“名词”多用“动词”思考。“动词”有“主语”和限定“行为”的“状语”——时间、地点、条件等,用“动词”思考会引导我们联想展开事物的全流程,从而更好地研究使用者、使用环境和行为动机,以便在准确地判断存在的问题后形成正确的思路。思考的起点不是“物”,不是名词,而是“事”。由动词引发对特定人的动作、行为所处的物境、情境、意境的思考。设计的智慧在于打破艺术与实用之间的简单对立关系,从而实事求是地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概念,开发“新物种”。
中国传统精神“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揭示了设计思维的本质——人类生存的衣、食、住、行的本质需求是永恒不变的,变的只是解决衣、食、住、行、用、交流的载体。人类始终遵循这个不变的生存目的,会随“外因”即时间、环境、条件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创造新载体、新工具、新方式、“新物种”。围绕着不变的目的,设计只有具备了抽象思维才能创造性地解决今天的问题,并不断地创造性地解决明天的问题。
抽象思维是解决设计永恒的“初心”问题,即“事理学”的目的,这是设计思维逻辑的前提,能够激发我们的联想能力。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并实事求是地创新。这就是“动词”思考方式——在确定目标后,我们需要研究“外因”,即在特定时间、环境、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思维逻辑能够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而不会陷入脱离实际的空想之中。
设计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总是在特定限制下进行,以适应外部环境。设计的合理性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当时条件下的最佳选择。这就是设计认知的逻辑。研究、认识并建立这个实事求是的思维过程,就是基于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创造、评价的“事理学”的“目标系统法”。
设计创新是方式、范式、产业、社会和理论的创新。中国工业设计人才的培育需要人们的默默耕耘,只有土壤改良好了,认知逻辑清晰了,工业设计才能在中国深深扎根。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要创造出有特色的“中国方案”,推理出未来发展之路,创造出未曾有过的生存方式,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互联网浪潮下,我们应始终关注设计学的底层逻辑,多关注动词而不是名词,这样无论以后时代如何变化,工业设计如何变化,都能大有作为。关注动词是要关注对设计的理解,对为什么做设计、怎样做设计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关注设计的造型、外观、色彩。
4.全面提升能力
为了发挥设计的根本价值,提高设计的层次,设计师需要掌握以下三种能力:
第一,抽象思考。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对企业家尤为重要,不仅要敏锐的捕捉新动向、新产品,更要关注其背后解决的问题,而非表面现象。只有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领先于时代。
第二,跨界合作。它是理解世界系统性的关键。设计学是一门典型的边缘交叉极宽泛的综合学科,通过跨界学习,可以迅速理解并掌握全流程、综合性、系统协调的设计。跨界合作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世界,获取瞬息万变的知识。在跨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共同语言,实现共振,激发创新。这是跟上时代的捷径,也是利用他人优势的方式。
第三,深入生活。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也是精神世界的反映。工业时代的设计必定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与以往时代的传统。设计是创造未来的“能源”与动机,作为设计师,必须认清这个历史使命,如果只是沉溺于过去,消极地继承传统,肯定会被历史淘汰。因此,设计师必须真正的深入生活、研究社会,真正的深入到老百姓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创造人类新的历史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