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林主席:双碳目标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2022年9月2-4日,“尚贤”专项行动-先进制造总裁深修班在泉城济南开展《双碳战略与ESG投资》主题课程。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赵华林围绕《双碳目标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展开深度教学。

当前形势不断变化,中国及世界各国面临两个前所未有: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二是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

在疫情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企业面临两难问题,很多企业已经倒下了,许多企业也在思考是否要躺平。

另外气候也不断在变化,是人类未来最大的变化,始终是影响人类文明的根本原因,在社会发展的时候都是温暖潮湿的时候。未来的气候变化应该是动荡的,可能变暖也可能变冷。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要求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做好五个统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现阶段,我们面临三重压力没有改变:

一是供给冲击,由于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导致中美冲击很大,华为的任正非曾经讲过,对民营企业来说现在重要的目标是我们要活下去;

二是需求收缩,比如搞旅游的华侨城最近也开始裁员;

三是预期转弱,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大家都认为今后日子不好过,大家就都不花钱,经济就转不动了。预期转弱容易,但再想建立就难了。这三重压力现在没有变。

还有就是俄乌冲突超过预期,但对于中国来说算是个好事,美国对我们施加的压力有所减小,但给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带来困境。

同时台海局势动荡,疫情反复多点散发,现阶段还是要稳住经济大盘,保就业,保民生和防通胀仍是当前及今后时期主要目标。

当前,绿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六中全会提出进入“协同推进人民幸福、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新阶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阶段,此前中国认为减碳是发展问题,减污是环境保护问题,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分别推进这两项工作。减碳由发改委负责,减污由环保部负责,此前有领导说过发改委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由环保部管,但现在将减污减碳两项工作统一。

这个阶段总的来说发生了三个转变: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上,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

2)生态环境保护路径上,由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分别推进向减污降碳一体化推进转变,协同增效;

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上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中国绝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绿色发展战略重点

中央顶层设计方面,国家出台了下列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实施减污减碳协同增效

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是第一性的,决定环境质量的阶段性,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样的环境结果,环境问题是由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的,经济对环境质量起决定作用。

环境保护对经济的结构、速度起反作用,如果将经济比作汽车,那么经济发展就是动力系统,是油门,环境保护就是制动系统,是刹车。

实现双碳目标将重塑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长期以来我们深入推进气候变化,与发达国家共同探讨气候变化问题,总书记提出全球人类共同体,要重视环境问题。

为推动全球人类共同体的担当,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为什么要搞双碳?

主要是基于气候变化的考虑,地球的气候是一直在改变的,而且是存在突变的。

其实最大的生态问题不是污染问题,而是气候变化问题,气候不仅仅可能变暖,可能会变冷,气候变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造成的。我们正生活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气候稳定时代。

丁达尔发现只有水汽和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英国工程师卡伦德发表了147个观测站的直接观测数据,称未来20年的温度曲线将为评价二氧化碳的直接证据。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有科学家认为地球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温度是在变冷的,80年代后停止变冷。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大规模减少化石燃料生产和使用就是碳中和最主要的路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期的、宏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先立后破,创新引领。

赵华林老师与同学们课间交流

Q&A

Q1:碳资产管理方面,企业如何更好地管理?

A:目前还在探索过程中,未来碳资产建立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之上,稀缺之后才有价值,才能交易,未来会分配排放权,节约出来可以少用,剩余的去交易。未来碳作为资产需要专门的人员管理,需要知道排多少,可以减排多少,指标是多少。企业碳资产未来可能会建立细分账,供交易。碳交易员、碳核查员、碳资产管理员、碳规划。能够干40年的事就是一个事业,未来碳行业需要很多人才,也将发展壮大。

Q2:传统柴油发动机研发与氢燃料电池的研发方面,应该如何把握战略,应该如何分配研发力量?

A:柴油发动机有两种观点,烧油的在欧洲有目标,在哪一年就不可以上路了。氢能汽车有发展,但还没有突破。目前还是要以传统汽车为主,会有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未来不好断定,未来会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我认为继续研究新能源,如果有新突破就更好,目前开烧油的车跑远路还是更安全的,而新能源用电不适应远距离路程。

Q3:生态环境部在搞双碳政策过程中,政策执行方面有哪些抓手,如何鼓励引导?

A:中央文件基本写清楚了,环保部主要抓碳排放交易,国际谈判,未来发改委和环保部的工作怎么划分还不明确。环保越往下越实,总量控制方面比发改委有优势。环保部主要是结构调整方面,资金方面还是以发改委为主推动这个事情。

  • 文章未经本人确认,分享仅供参考,请勿商用。

  • 编辑:先进制造商学院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康子滢


先进制造商学院官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医药工业贡献巨大、任重道远》

2021年5月21日,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产业与智能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天津武清盛大召开。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齐成喜,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长谷云彪,天津市武清区区委书记戴东强,天津市武清区区长倪斌,十余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及百位企业家齐聚武清,围绕“后疫情时代京津生物谷机遇与挑战”主题,紧密结合武清的实际情况,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给出了前瞻性策略。会上,李毅中部长以《医药工业贡献巨大、任重道远》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学习参考。


我准备了两个问题,一是我国医药工业实力,贡献和今后的任务;二是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要用智能化、数字化推动。

01

制药和医疗器械发迅速、前景良好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国医药工业实力雄厚,防疫抗疫贡献巨大,任务依然繁重。医药工业大概分两大部分:一是制药,二是医疗器械。

医药工业是医疗卫生健康的物质基础,技术保障。

我国医药工业实力很雄厚,去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估计超过3万亿,增加值1.1万亿,增加值率很高,超过了30%,而全国的工业增加值率22%,医疗工业销售利润率14.7%,全国工业是6%,可见医药工业质量很高。

我国是第二大制药国,从制药来说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试剂、中成药、生物医药等等。14亿人口,对于医药需求量很大,大概占全球的15%,其中3/4是国产,1/4需要进口。

从医疗器械来看,部分医疗器械达到了国际水平,“十三五”期间重点研制了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体外诊断设备,以及人工心脏瓣膜、起搏器、介入支架、人工关节等植入到人体内部的系列。

制药方面,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仿制药占97%,而且质量有待提高。我前两天做过一个调查,一些医院业内人士跟我反映,国内仿制药的疗效大概是原创药的一半,有些不到1/4,这就有问题了。

从医疗器械看,还有多数是处在中低端,数字化、智能化刚刚起步,先进的计算技术、微积电技术应用比较欠缺。

从企业分布看,我国医药企业数量很多,但是单体规模不大,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只有美国强生的1/10。

讲这些是希望大家能保持自信和清醒,我们要尽快补短板,赶上国际水平。

我国医药具有潜力巨大的市场,我国的人均年用药量是美国的1/15,是日本的1/1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虽然我们是世界第二大制药国,但是我们14亿人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用药量离国际水平还差的很远。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我希望医药工业能做到“保供、提质、增效、降本”。

所谓保供就是要保证14亿人口对于医药的刚性需求;提质就是要提高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增效不是指增加医药企业的利润,而是要增加药品的疗效和器械的功效。降本包括降低制造、流通成本,但是最根本的是降低消费者的支出,这个降本和对一般工业要求不一样,要降低消费者、患者的医药支出、看病的支出,降本增效有特殊的解释,这是我的理解。

因此,医药工业要站位更高,站在民生的高度,为消费者、患者着想。

02

保障防控抗击疫情的物资装备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医药工业千方百计保障了防控抗击疫情需要的物资。

从防疫用品方面,当时我国没有储备口罩,日产口罩800万只,所以那时候是一罩难求。但是去年3月初就增产到日产1.16亿只,4月底达到3亿只。

医用防护服开始日产量只有1万件,所以医护的防护服不够用,到3月底就增长到70万件;红外温度测温日产量一开始是1.5万只,12月底增长到50万只,各类消杀器具也满足了防疫需要。

在疫苗研发方面,核酸检测准确率、时效性大幅度提高,试剂盒供货量得到保障,过程中青岛、喀什等多个城市突发疫情,都可以几天就完成全全城核酸检测,创造了奇迹。

据悉有5家企业生产3类疫苗,都已经获批上市了,前8天全国接种超过1亿人。除了灭活疫苗以外,还有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今年全年可以生产10亿只,到明年可以达到30亿只。

在诊疗器械方面,据统计去年上半年制造企业向国内外提供各类相关医疗器械81.5万只,其中心电监护仪36.8万台,呼吸机15万台。

此外我们的企业还广泛参加了疫情防控检测检验、流调溯源工作,发现几个密切接触者,马上扩展到1.2万人,极大的发挥了技术保障和装备保障作用。

同时还大量出口了防疫物资和设备,支持了有关国家的疫情防控。

03

防反弹、防输入,防疫任务繁重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但是全球疫情仍在流行肆虐,大家最担心的是印度,我们要相应的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补充防疫用品、设备、器械、材料、疫苗等。

防疫保障物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一是我们专治新冠的特效药还在研制,应对变异病毒的疫苗还要不断创新。

一些专用诊断诊疗仪器还是要自主研发,比如说ECMO,其中血液输送泵、血液管材、有创呼吸机关键部件还在依赖进口。公共卫生防疫用品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比如临床检测设备、先进诊疗设备、远程诊疗和高性能影像设备以及家用和康复医疗器械方面还有不少欠缺。

二是防控疫情中,在应急状态下我国工业体系表现了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响应能力,但是还不完美。我们国家要发挥产业优势,建立起不同突发事件下生产关键急需物资的供应商目录。建议工信部搞这个方案,不仅是公共卫生或者新冠,面对其他突发事件也有一个方案,针对不同突发事件、不同等级,我们就启动相应的应急方案。

04

互联网企业与医药企业跨界融合

2017年,科技部公布了首批4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一个是百度,它是无人驾驶;第二是阿里,城市大脑;第三是腾讯,医疗影像;第四是科大讯飞,语音翻译。

当时大家不理解,搞人工智能为什么把平台放在百度,百度连汽车都不会造,还搞什么自动驾驶?腾讯对医疗也不了解,搞什么医疗影像?

其实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专业技术结合以后,把本来应该发挥却没有发挥出来的潜力给释放出来。比如腾讯建立了人工智能医疗平台,叫做腾讯觅影,以图像识别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影像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筛查的效率和精度。在去年防疫中已经用到了,光核酸检测不行,还要照片子,看看肺部有没有变化。

05

天津市、武清区的医药产业

天津市医药产业有一定基础和较高水平,近三年来天津市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涌现了一批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

天津市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2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有南开、天大、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一批优质的高等院校;有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药物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还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等一批三甲医院;更具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这是别的地方没有的优势,发挥北京的研发优势,让它的成果到这儿来转移转让。

天津市武清区生物医药中心在精准医学、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方面有比较齐全的细分行业。会前我看到了天津市武清区有关规划,我很赞赏,他们预计用3-5年的时间在武清区建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年收入千亿级产业。

而且要规划搭建研发创新、小试中试、通用制造、市场营销和投融资服务五大创新平台,每个平台都可以分解成一些细分平台,特别是研发创新、通用制造。

它不仅着眼于每个企业,着眼于生物医药的产业链,着眼于生物医药的产业生态,着眼于产业集群,还着眼于为医院、为患者服务。

06

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第一,要抓好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新药研制是国家第一轮16项重大科技专项,2006-2020年16项之一,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先进制造重点领域之一。

所以我们要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医药等新产品。

因为传统新药研制的成本和难度越来越高,我们继续搞化学药、中成药的研制成本和难度越来越高。

国际大型医药公司现在是把注意力转向到生物医药,生物制药和其他传统药品在研究中心、中试车间、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等方面是通用的,不管是化学药、中成药还是生物医药,它的使用平台工具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发展生物医药也可以带动传统药品的生产和制药产业发展。

我国在生物医药方面专利数仅次于美国,相关论文占世界的18%,但是和其他行业一样,成果转化率不高,至少说转化程度不高,我们要想怎么把专利、论文转化成实际的产业,让它产业化。

第二,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技术跨界融合。

前不久成都市和腾讯共同组织了一个论坛,邀请我讲数字化,我了解到成都市在去年3月和今年的2月分别由科技部和工信部明确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和应用先导区。

我细看了一下科技部和工信部给它的三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智慧医疗,因此成都市和腾讯就不谋而合,他们共同举办了一个论坛,要进一步合作,应用人工智能,推动智能诊断、远程医疗、智能理疗等智慧医疗的研究与产业化。

天津和成都有相似之处,刚才我列举了天津的优势,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成果也很相似。所以我希望天津市可以学习借鉴一下成都和腾讯的合作经验,他们怎么用人工智能来推进生物医药和医药工业。

第三,要推进医工结合。

什么叫医工结合?解释为三项内容:

一是医学+工学。

医学和工学结合就是把先进的医学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技术跨界融合,构成药品和医疗器械设备的研制能力,没有医学不行,没有工业技术更不行。

二是医院+工厂。

医院是用户,我们生产的药品,生产的器械,谁去用?医院用,患者用,他们是我们的用户。

所以医院要全过程参加研发制造,不仅带来临床经验,提升研制效率,而且共同研制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医疗器械企业有时埋怨三甲医院不用他们的产品,我就说医工没有搞好,搞研制的时候把医院请来一起搞,最后他就愿意、想用。

三是医师+工程师。

医师和工程师优势互补,存在于研制和使用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医工结合激发了活力和动力,提升了医疗卫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产学研用技术的创新深化,我建议产学研后面加一个用字,工信部的文件和工信部的同志们说一定要用产学研用,“十四五”出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医院是用户,患者是用户,一定要结合起来。这个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推广。